心灵绿洲
心理知识

反刍思维: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发布时间:2021-04-12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提到“反刍”,大家并不陌生,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的行为,即为反刍。而鲜为人知的是,拥有文明的人类也存在反刍现象——反刍思维。

心理学家 Nolen·Hoeksema提出了反刍思维,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定义。它是指个体反复的思考与自己有关的想法,突出的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过去为主导、集中于负面内容。特别是很容易陷入恶性循环,越思考越觉得糟糕,越糟糕越忍不住去想,最后沉溺在对自己的失望情绪中难以自拔,情况严重者甚至会产生抑郁。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即为想太多和钻牛角尖。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契诃夫的代表作《小职员之死》即鲜活刻画了深受反刍思维所困的小职员形象。小职员切尔维亚科夫在观看歌剧时打了一个喷嚏,喷嚏溅到了一位在交通部门任职的将军头上。小职员顿感大难临头,始终坐立难安,反复回想当时的无礼行为,担心败坏在将军心中的印象,忧愁未来前途的无望,于是提心吊胆地多次道歉。将军本不以为意,在小职员不顾场合多次烦扰自己,以至于影响生活时,终于忍无可忍让其“滚出去”。主人公因为这句话“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回到家中倒在长沙发上,死了。

抛开基于时代背景的深层理解,仅就小职员的行为来看,他的确是深为反刍思维困扰。当时的举动或许无心,事后却一次次倒带自己窘态,进而打击自信,影响之后的步伐。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时常无意识的陷入这样的思维困境。被老师抽到上台展示发言,下台后反思回想当时的肢体动作是否多余,表达是否准确,甚至担心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与人交流之后,还在揣摩当时的表情、话语是否得体,生怕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不小心的“社死”,尴尬一时,事后还久久难忘怀……其实无形之间,我们其实也成了反刍思维支配下的一员。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进入反刍的思维陷阱?通常来看有三个原因。一是我们希望通过复盘当时的行为以改进不足之处,敦促自己进步;二是被完美主义束缚了手脚,对自我要求极高,期望给他人留下完美的印象;三是为压力所迫,害怕得罪冒犯他人,渴望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初衷或许是为成就更好的自己,结果却往往因为陷得太深而不尽如人意,甚至跳进自己挖的情绪陷阱中,对前路充满了迷茫与失望。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若仅对苦涩的味道进行回味,关于甜蜜的记忆也难免被掩盖,又怎么会想要再期待下一颗呢?与人往来时、面向公众表达时,言行举止都要在脑海的显微镜下一遍遍过筛,期望作出正面的表达,眼前却不断滚动以往局促的画面,社交焦虑也随之不断累积。



既已知反刍思维的危害无穷,那应当如何做反刍思维的主人?我们可以尝试从认知上改变,此刻正是需要“难得糊涂”的处世哲学。我们允许已发生的不完美的存在,但我们要做的只是不试图去解决它。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解决这个问题和由此引发的情绪上,继续正常的生活轨迹。这样并非刻意回避,但保有一定的距离,让它自然消散。同样,战胜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面对恐惧。我们也可以化反刍为反省,不仅仅停留在自怨自艾,而是切实地分析解决问题。通过深刻自我反思、请身边的同学朋友督促指正等方式总结建议,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在复盘自己的每一天时,我们不该只着眼于缺憾带来的悲伤,更要看到进步表现的闪光,美好的时光同样值得反复咀嚼,毕竟前路漫漫,未来可期!



上一篇:瓦伦达心态
下一篇:观雨